細細品讀《梁家河》紀實文學,感悟頗深,習近平總書記于梁家河的知青歲月,堅守人生信仰,堅定理想信念,堅持群眾路線,始終深入人民群眾,服務于人民群眾,扎根于人民群眾。因為有追求才會有信仰,初入梁家河只不過十五六歲,因為踐行群眾路線,當他離開梁家河的時候,一位追求真理踐行者的黃土地的兒子向我們走來?;匚丁傲杭液印奔o實文學中所散發出來的精神氣息,令人久久不能釋懷,現將心得體會如下:
腹有詩書氣自華。習近平總書記曾追憶,他在梁家河期間閱讀了大量中外古典名著,以至“到現在脫口而出的都是那時讀到的東西”。并諄諄告誡青年人,對待讀書要“一物不知,深以為恥”。他曾講述自己當年讀書,那時候,白天勞作非常忙,但只要一有時間就要看書,甚至每天都帶著一本《新華字典》,不厭其煩從字典里面挖掘詞意。作家曹谷溪也追述習近平愛讀書的習慣,說他那時候,經常在晚上點著煤油燈夜讀到深夜。讀書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,書中自有顏如玉黃金屋,書中亦有“腹有詩書氣自華”的高尚品質,唯有讀書方能提升人性光輝,唯有書籍才是人生的良師益友。習近平總書記的梁家河歲月告訴我們,讀書不但可以提升自我,充實靈魂,而且可以增進認知,錘煉品性。因讀書而有思想,因思想而有覺悟,才能做到對任何艱難困苦下的堅守與執著。
作為單位上的青年人,我們更應該在“亂花漸欲迷人眼”的時下保持一份讀書的熱忱,“因讀書而有思想”,因讀書升華自我。因為,思想是搭建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橋梁,而要抵達對未知世界的認知,離不開我們為求知而矢志不渝、積極向上的讀書熱情。
勤政務實敢于擔當。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把“勤政務實敢于擔當”作為了自己的信條,以此踐行扎根人民群眾“不忘初心”的人生實踐。習近平總書記先后8次申請入黨,而自197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梁家河黨支部書記開始,帶領梁家河人民辦成了一件又一件實事,一件又一件好事。為了解決當地人民生火做飯的問題,深入四川實地帶回沼氣技術,同時帶回了種植烤煙的技術用于當地農業發展,通過采取興辦鐵業社、縫紉社、代銷社等一些解決當時民困的系列舉措,創造性的開展工作。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勤于思索解決民生問題,一個勤政務實、敢于擔當的少年英才的形象躍然紙上。我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,不經猶然欽佩。2013年6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“信念堅定、為民服務、勤政務實、敢于擔當、清正廉潔”的二十字好干部標準。而好干部標準就是習近平在梁家河歷練期間的的真實寫照。
作為一名公司職員,我們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這種敢于擔當、勤于實踐的風格。從自身工作出發,應當常懷磨礪于“梁家河”歲月中的擔當精神,創新工作、勤于事業,做有擔當、有作為的青年人。
樹高千尺不忘根。習近平總書記常常牽掛老百姓的冷暖,尤其忘不了自己是黃土地的兒子,說自己雖然離開了梁家河,“但我的心留在了那里”,并在多個場合提到當年梁家河人民給予自己的恩情。在2014年召開兩會期間,他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,就提到自己的“農村情結”,“老百姓幫助我,他們有什么吃的都給我送一點兒,誰送我一碗酸菜,我就說今天的生活又改善了”,說到后面動情的提出“我們一定要把他們放在心上,真正為他們辦實事,否則我們的良知在哪”。因為有實踐才有感悟,因為對群眾的感恩所以才要對得起自己的“良知”,“為人民辦實事”。習近平總書記的酸菜情懷,充滿了對當年知青歲月的無限緬懷和追憶,尤其忘不了梁家河百姓的恩情?!皹涓咔С卟煌?,那就是,永遠也不能忘了老百姓的恩情,永遠也不能丟掉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。自黨的十九大以來,“幼有所育、學有所教、勞有所得、病有所醫、老有所養、住有所居、弱有所扶”,已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國理政首當其沖的民生工程,已成為以習近平為領導的黨中央常懷“以人民為發展中心”的為民情懷。
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我很自豪能加入中國共產黨,因為這是一支純粹的、高尚的、為人民事業而奮斗的隊伍。作為公司的一員,我更應當從“梁家河”精神中汲取感恩的情懷,感恩公司所提供的平臺,感恩同事之間的親情友愛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要以更加有為和奉獻的心態從事于工作之中,做積極向上、奮發有為、甘于“吃苦在前享樂在后”的青年人。